首页 > 头条新闻
罗店镇罗南居民区:“四微”触地完成社区党建“本垒打”
日期:[2017/7/20] 作者:[罗店镇] 阅读数:
  打开手机,轻扫二维码,用实名信息绑定“宝山社区通”公众号,相关的居民区信息尽收眼底。今年5月以来,“社区通”在罗店迅速“吸粉”。在推广过程中,罗南居民区党支部逐渐成了此项工作的“大V”。
  “微桥梁”,带着信念做社区党建。自从罗店镇罗南居民区党支部推行“社区通”后,党支部与居民间架起了“虚拟空间”的桥梁,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居民区“什么时候开展暑期环保活动,什么时候进行创卫复审联合整治大行动,什么时候开设夏季保健讲座……”前提只有一个,就是绑定“社区通”。“社区通”是探索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当然,推行的“温度”高不高自然而然就“扛”在了居民区党支部书记肩上。“我们居民区党支部的牛书记,就是牛”。这是在小区居民口中经常能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她,53岁的一名老书记,2003年当选罗南居民区党支部书记,4届换届选举都以高票当选。推行“社区通”以来,她的“老人手机”换成了“高级”的智能机,她的老花眼镜分分钟架在了鼻梁间,她例行的“广场舞之夜”改成了“社区通夜夜谈”,甚至有几次凌晨一、二点还在回复居民。
  “微幸福”,带着感情做社区党建。对于一个老旧小区的党支部来说,“社区通”的推行难度是显而易见的,在推行初期,党支部实行“5+2”“白+黑”工作模式,将“社区通”微平台作为沟通居民的“枢纽”和“窗口”,抓牢“补短板”合力,全面有序、有效推进党建引领下的自治共治服务载体。一天,陈先生发现家门口的消防设施坏了,他拍了照片,上传至“社区通”,当天,自来水公司工作人员就来更换了。忙碌一天的上班族回到家看见消防栓修缮完成,立刻“幸福”起来。通过感情化解,在感情上与社区居民相融,居民们也充分利用平台内的身边事、议事厅等公告栏请求援助,接到求助的工作人员即刻行动,让一些“微心愿”从社区通传出“幸福电波”。
  “微时代”,带着责任做社区党建。为了打造“线上+线下”“引导+参与”的服务型社区,党支部运用“互联网+”思维深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拓展线上服务互动载体。支部的小蔡同志专职专岗负责党建园地板块,发布了“亮身份、戴党徽”活动信息,上传了《罗店镇推行“四三五融六必访”群众工作法开展“双为双争”主题活动》、中组部对如何佩戴党员徽章的要求、“好支部、好党员”事迹展示等文件、通知,以此弥补社区传统线下服务模式的不足,并实现即时服务,不断提升社区线上线下服务质量。家住10号楼的非公企业业主徐女士一直关注着“社区通”,不断推送的党建宣传内容燃起了她的入党“红心”,于是她通过平台向居民区提出了入党的愿望,逢帖必回的牛书记看到后,迅速响应,致电了解情况,并协调镇党建服务中心派党建指导员上门对接“社区通”申请入党“第一单”。
  “微服务”,带着目标做社区党建。“赞,党徽在心中,请给我备注加一面红色小党旗”。这是“党员亮身份”评论里最常见的话语。党支部书记牛松梅一直倡导“退休、在职党员走进社区、服务社区、奉献社区”,恰逢“社区通”普及推广,实现了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微距”接触。截至目前,“社区通”在罗南居民区的覆盖率为14.1%,平台发布各类信息626篇,其中党支部、居委会发布34篇,小区居民发布497篇,党支部、居委会与居民互动95篇。党员在社区通亮身份,在社区齐行动,通过平台实现了有组织的志愿服务行动,在罗店创卫复审期间,每周在小区开展“爱卫爱家园”行动,将党员的足迹踏遍小区的各个角落。将居民区党组织对党员的服务能量转化为党员服务社区的能量,实现了正能量的传递。
  罗南居民区党支部在“社区通”的推广及普及中,给社区注入了满满的正能量,实现了从注重“线下对口”到更加注重“线上对应”的转变,完善了基层党组织更好地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服务的工作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