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各领域党建党群服务干部工作人才工作党务百科党代表之家远教电教组工漫谈 
|  居民区党建  |  农村党建  |  机关党建  |  国企党建  |  区域化党建  |
|  工作动态  |  公 示  |
|  人才动态  |  工作制度  |
  新闻中心
  近期热点
  • 因“格”施策多元共治,庙行综合网格“妙”招频出解难题 291次
  • 张庙街道:“三色工作法”助推街区治理破题起势 282次
  • 区人才发展服务中心:聚宝成山,暖心服务促发展 269次
  • “宝”驾护航,“新”心同行,上海市网约车行业党建赋能行动正式启动 261次
  • “多格合一”叠加“全域门责”,职能部门赋能罗店网红街区 234次
  • 党群阵地变身“中央厨房”,宝山网格端出“暖心硬菜” 30次
  • 当青年人才遇上科创企业,“海聚之光”在宝山解锁N种创新可能 29次
  • 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28次
  • 织密共建“合作网”!吴淞街道区域化党建“朋友圈”扩容! 27次
  • 友谊路街道:以“精、活、联”联筑党群“连心巢” 23次
  •      首页 > 新闻中心
    大场镇:用好校地合作“金钥匙” 开启美好社区“幸福门”
    日期:[2024/3/1] 作者:[大场镇] 阅读数:744

    近年来,大场镇党委充分发挥上海大学在地优势,不断深化拓展区域化党建工作,以“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为支撑,打通校地合作需求端、资源端,更好释放共建共治共享活力,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1精准把脉问需,以专业力量找准治理“突破口”

    多方联动建好团队

    组建由上海大学赋能团队成员、镇级联络员、社区项目负责人组成的工作小组,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全程跟进指导,边调研边完善方案、边改进工作,边调研边破解难题、边为民办实事,为美好社区建设聚力赋能。

    教授领衔摸透需求

    上海大学亚洲人口研究所3名资深教授和多名博士生为慧华苑居民区“量身定制”专业调查问卷,对生活在社区中的120名快递、外卖小哥进行深入调研,让“小哥驿站”建设更符合“甲方”需求,有效破解服务盲点。

    共商共议靶向施策

    通过“组织搭平台-居委提需求-专家实地察-多方共协商”的模式,在实地调研居民区公共空间特点、充分听取居民打造需求的基础上,上大美院专家团队有针对性地为各居民区设计打造方案,提升居民满意度和获得感。

    2坚持项目化管理,以需求导向绘好治理“实景图”

    一个专班抓统筹、汇合力

    组建“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推进专班,加强统筹协调、靠前指导,做到“每周一对接、每月一碰头”,形成“部门下沉、智库蹲点、专家指导、各方协同”的工作模式。

    一张清单抓推进、促落实

    结合宝山基层治理“六大计划”,制定“九个一”规定动作,用好“居民打钩”制度,形成任务清单,实行项目化管理、清单式落实。

    一批项目抓服务、求实效

    依托上大青年大学生志愿者资源,以对接社区文化、社区服务为基础,共同打造“小学生爱心暑托班”“传统文化进社区”等公益服务项目,实现青年力量供给和社区治理需求的精准对接。

    3突出务实管用,以高质量培训赋能治理“领头雁”

    定制式滴灌教学,点上精准赋能

    聚焦物业管理、居民自治、社区规划等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各社区不同特点和需求,依托上海大学师资力量和社区治理学院教学资源等,形成“一项目一方案”,努力产出一批高质量的社区治理典型案例。

    小班化进阶教学,线上提档赋能

    组织“头雁赋能”实训营,探索实行“小班化”教学,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亲自授课,助力基层一线更好应对和处置社区共性问题及个别疑难杂症,为基层治理“蓄势赋能”。

    陪伴式支撑教学,面上整体赋能

    针对社区治理中关注度高的物业治理、加装电梯、旧村改造等工作,组建专业队伍以线上线下的方式,持续提供经验传授、点拨指导、信息分享、问题咨询等服务,更好激发居村干部创新潜能、治理效能、服务动能。

    4聚焦互促共融,以协同发展做强治理“朋友圈”

    推动理论实践相互转化,实现教学研咨深度融合

    一方面将高校智力优势、专业优势带到基层,对基层社会治理中如居家养老、社区自治等痛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为基层社会治理添砖加瓦;另一方面,为教师的专业研究、知识服务地方提供落地渠道,促进基层治理的理论创新。

    推动双向教学协同育人,夯实基层治理人才支撑

    通过合作办学,将高校师资、培养模式与基层需求相对接,不仅丰富了以往单一的居村干部培训模式,提升了教育培训的有效性,还激发了高校师生了解基层现状、关注社会热点的动力,提高了发现问题、并通过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动多元力量共同参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广泛汇聚辖区共建共治力量,吸纳大场医院、山姆等更多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居民团体等共同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让基层民生服务更有温度、更有人气、更有特色。

    接下来,大场镇将进一步推动校地联动,在基层社区治理规划、推动15分钟生活圈”建设、城市更新、社区微更新等方面加强合作,将高校资源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让美好社区打造有深度、更有温度,让大场居民群众获得满满的幸福感。

    Copyright 2006-2025 中共上海市宝山区委组织部
    地址:上海市密山路5号 电话:021-36070726 邮编:201999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4445号 沪ICP备080237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