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各领域党建党群服务干部工作人才工作党务百科党代表之家远教电教组工漫谈 
|  居民区党建  |  农村党建  |  机关党建  |  国企党建  |  区域化党建  |
|  工作动态  |  公 示  |
|  人才动态  |  工作制度  |
  新闻中心
  近期热点
     首页 > 新闻中心
融合赋力、建强“底网”,绘就吴淞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新画卷
日期:[2025/5/8] 作者:[吴淞街道] 阅读数:92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

持续深化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深入推进“多格合一”,是加快推进“四个城区”建设,推进“一地两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今年以来,吴淞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多格合一”,在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中深化推进基层治理,努力实现网格内“有组织、有队伍、有阵地、有项目”的全方位覆盖,把综合网格打造成城市治理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实践单元,探索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径的“吴淞样本”。

强化精准统筹,织密“一张网”以组织力夯实网格治理“底盘”

优化顶层设计,构建基层党建“立体矩阵”。着力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网格化组织体系,打造“1+5+28+X”责任网格体系。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全覆盖与网格治理紧密结合的有效路径,设置5个综合网格临时党支部,由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担任临时党支部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中层干部和街区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副网格长及联络人,有效调动党员骨干力量,确保有形的组织架构全覆盖。统筹网格力量,实现网格运转“上下协同”。推动搭建形成“1+4+X”综合网格基本力量架构,网格长牵头建立网格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依托“双报到双报告”,充分发挥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作用,整合派驻城管、公安、城运等9类下沉力量80人。用好“一网格一赋能团”资源,联动区人大、区政协、区水务局、区档案馆、区司法局等5家区级赋能团单位组团赋能,每年推进实施一批可落地的党建赋能项目。完善赋能工程,推动多元主体“挂图作战”。在深化网格治理过程中推进“三个一批”工程,搭建让机关事业单位、居民区后备干部、街区年轻力量在网格层级交流切磋、同台竞技的“练兵场”。用好优秀书记工作室,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提升专业能力帮带成效。

聚焦多元参与,共解“烦心事”以协同力擦亮网格协同“底色”

构建“一体贯通”的治理格局。在传统网格治理的基础上,搭建“三级组织链+多元协同网+闭环响应链”治理框架,统筹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打破“围墙内外”职责壁垒。推动综合网格探索构建“日碰头会、周调度会、双周例会、月度例会”四级联动机制,落实“日清周结月评”闭环治理模式。依托网格“一事一议”协商平台,整合跨部门资源,以“全域门责”等重点工作为抓手,创新“马路会诊”举措,着力破解停车管理、环境整治等民生难题。形成“联合问诊”的处置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切实做到“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推动区级机关党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律师等赋能力量走进网格,推动跨领域协同处置。第三综合网格探索“代表走进街区、赋能基层治理”机制,在常态化走访问需中,发现社区食堂梯坡度较陡,影响百姓就餐问题后,为社区食堂铺设无障碍坡道、调整阶梯高度、平整路面,消除网格内老年居民就餐问题的最后一道“坎”,让网格治理颗粒度更细、执行力更强、处置链更短。探索“未诉先办”的长效脉络。以12345工单为“治理风向标”,聚焦重复投诉和疑难问题,通过数据复盘,追溯治理短板,提前预判问题并介入,将重复工单反映的共性问题转化为专项治理议题。第二综合网格聚焦“悬铃木果毛飘絮严重影响百姓日常生活”的现象,迅速组织下沉力量,召开赋能议事会,通过耐心倾听与换位思考,形成梧桐果絮专项清理“梧桐计划”,并跨前一步向区级相关职能部门申请,对淞滨路段悬铃木将进一步实施回缩修剪,通过提前干预、精细管理,让治理工作更高效、更长效,切实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激发活力引擎,架起“连心桥”以凝聚力厚植为民服务“底蕴”

助力网格阵地载体焕新。落实“一网格一主阵地”要求,把各类管理、服务、治理阵地做到“应融尽融”,依托网格主阵地,为各类基层党组织量身定做学习资源包,推动第一综合网格“海凝湾”半岛1919党群服务站等党群阵地,精心嵌入《百年风华 初心如磐》情景剧微党课优质党课资源包,有效服务和支撑网格内各类党组织运行活动。指导丰富民主协商机制。以“街事会”为重要抓手,围绕“众人事众人议”主题,打造“事事街可议”的特色街区品牌,紧紧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条主线,激发居民参与社区规划的内生动力,指导第四综合网格开展“五八通道”阵地打造共议活动,形成商居和谐、环境协调的新界面。推动第三综合网格整合资源、校社联动,以校园辩论赛为媒介,将辩论成果转化为《吴淞老旧小区改造青年建议报告》,作为网格决策参考依据,形成“学生提案—网格回应—协同优化”的闭环模式,真正实现校社资源的优势互补。驱动打造网格志愿队伍。注重从各类活动中挖掘一批街区社区能人达人、居民自治团队、“两新”组织从业人员、街面“小个专”、新就业群体、共建单位等活跃群体,并从中挖掘和培养志愿者骨干,组建“吴”家”新”志愿服务先锋岗、“常”浩志愿者团队、“停车侠”志愿服务队等一批来源广泛、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志愿者队伍,推行政策宣传、“全域门责”治理、停车管理等志愿项目服务,营造“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都是网格员”的浓厚氛围。

破立并举,接续奋斗。吴淞街道将继续紧扣“多格合一”这一主线,不断提升网格治理能级,推动党建引领聚势赋能、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努力将人民城市理念转化为有温度的吴淞实践。

Copyright 2006-2025 中共上海市宝山区委组织部
地址:上海市密山路5号 电话:021-36070726 邮编:201999
沪公网安备 31011302004445号 沪ICP备0802374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