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罗泾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立足“三xin二xing”建设原则,从党员群众需求出发,围绕“1·0·1”,融合职能部门、条线单位、驻区单位等资源,提升阵地服务能级,打造体系完善、辐射周边、功能齐全、发挥作用的基层“红色服务圈”。 围绕“1”条建设主线 ,织密党群阵地服务网 为提升服务区域化党建、网格党建片区内的党员群众能级,促使党群阵地从繁如“星”向各有“型”转变,形成“党群中心指导引领,分中心辐射带动,服务站彰显特色,服务点扎根一线”的格局,进一步织密有类别、有区分、有特色的四级党群阵地体系,实现党群服务百分百覆盖。 扩量提质,阵地布局再升级。立足原“1+29+18”党群阵地格局,结合宝山建设科创主阵地战略,围绕“比学赶超”活动、“五村联动”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等重点工作,坚持强覆盖,年内完成党群服务中心新址迁建、3家党群服务站、10家党群服务点建设,不断提升党群阵地建设覆盖度;持续提质量,对原29家党群服务站进行全盘考察,综合考量软硬件条件、人流密集度、服务辐射范围等因素,启动海星村、新陆村、宝虹家园、资产公司等党群服务站提标升级为分中心建设,打造服务基层坚实阵地。 健全要素,规范建设再提标。对标对表抓普及,根据宝山区各级党群服务阵地建设指南,以常态化下基层指导为主要手段,落实党群阵地标识规范悬挂、功能房间分布,组织生活室、党性教育区域等阵地布局内展示内容是否及时更新等考评指标。与此同时,强化统筹布局,新建和提标升级的党群服务阵地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不同阵地,打造一站式综合性服务点,推动阵地资源双向开放、资源共享,实现空间融合、功能融合,满足党员群众对文体、健康、法律等方面的需求。 聚焦“0”距离服务,深化党群服务内涵 为发挥党群阵地在教育、展示、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优势,进一步铸牢党群宣教之“信”,激励党员比学赶超之“行”、强化为民服务之“心”,落实面向周边党员群众的“0”距离服务项目。 抓好党性教育,打造能量加油站。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依托双线并行模式延伸党性教育覆盖面,线上以各级党群阵地自主运营的“相聚红帆”微信公众号、社区通等为载体,定期推送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史百年天天学、党的最新方针政策等内容;线下,一方面结合社区党校安排有序推进党课配送到基层,另一方面扩充红色书吧书目,以各级党群阵地自管为主,党群服务中心协管为辅,及时增添《中国共产党简史》、《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理论书籍,打造线下学习主阵地。 讲好罗泾故事,打造现场展示点。以进一步发挥党群阵地展示、宣传作用为目标,以党员群众为主要对象,结合我镇“四史”学习教育红色线路,将代表性党群阵地纳入镇级现场访学点,集中展示阵地服务片区内党建引领下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成果等,通过向导讲、现场看等形式,实地感受罗泾的发展变化,进一步凝聚起服务罗泾发展的共识。 推动资源下沉,打造便民服务点。推动各职能部门资源下沉,依托四级党群阵地划分、党建网格分布,一方面优先选择人流量较大、辐射范围大的海星村、塘湾村、花红村等党群服务阵地试点推行公共服务代办项目,为周边党员群众提供就业咨询、法律咨询、组织关系转接咨询等服务,另一方面引导各部门积极将丰富多彩的党群服务和活动下沉到服务阵地,使党员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便利、多彩的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做亮“1”系列党建品牌,推进党群阵地高效运维 为进一步激发党群阵地运营在“比学赶超”中的动力,发挥一批代表性党群阵地示范作用,聚焦品牌引领、团队建设,为基层打造特色党建品牌提供项目指导和人员保障。 品牌引领,打造特色亮点。立足不同层级党群阵地功能定位,一方面依托党群中心“微+”党建品牌和“百场”活动计划,在各级阵地融入微心愿、微志愿、特色党课展示,此外,结合党员群众需求,因地制宜配送各类党性教育和党群活动;另一方面尊重基层首创,鼓励基层立足实际,以“为民、便民、利民”为核心,围绕重点工作和重要工作开拓思路,不断形成各自的工作品牌,如宝虹家园开展的“相约星期六”品牌项目,定期为群众提供量血压、磨剪刀、环境整治等群众日常急需的服务项目。 拓宽来源,打造特色运维团队。一是完善多方参与渠道,探索圆桌会议工作方法,在阵地体系建设中形成由镇党委主导,党群中心牵头落实,各职能部门、驻区单位等协同配合的党群阵地运维指导机构;二是补齐配强运维团队,针对村居人员人手紧、负担重的现状,有效统筹各方人力资源,充实一线服务力量;三是抓好理论灌输,利用镇社区党校、书记工作室等资源,抓好理论知识专题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理论功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