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新闻
友谊路街道:党建引领垃圾分类更“硬核” 幸福谊家“颜值”再提升
日期:[2019/9/23] 作者:[友谊路街道] 阅读数:

今年以来,友谊路街道党工委坚持从实际出发,找准工作抓手,从组织、队伍、成效上将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确保街道垃圾分类工作实现全覆盖、全方位推进。

党组织牵头保障,为垃圾分类注入红色“细胞”

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注重发挥辖区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对垃圾分类工作紧盯不松、紧抓不放,不断激发各级党组织的内生动力。

建章立制,让垃圾分类工作有章可循。通过制定《友谊路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实施方案》《友谊路街道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工作实施细则》等,让各基层党组织明确工作内容及要求,确保思想认识率先到位。同时,根据街道各小区垃圾分类达标自查分析报告,细化完善街道《垃圾分类创建示范达标小区考核项目》,明确有设施设备、有宣传告知、有物流去向、有长效管理、有分类实效的“五有”考核标准,每两周对84个小区进行综合排名,通报表扬排名较前的居民区,对排名较后的居民区督促整改并由街道主要领导约谈,确保监管整改落实到位。此外,街道还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专项考核内容纳入居民区年终考核,占比30%,并将考核结果与居民区集体和个人的考核成绩直接“挂钩”,形成奖惩机制。

经费支撑,让垃圾分类工作有钱可用。为确保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街道各部门在自身预算内都为垃圾分类工作预留了一定比例的经费支撑。如社区党建办要求各居民区党组织从党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中划拨出一定比例的经费专门用于垃圾分类的宣传、人员、物资及项目等工作,并通过下发《工作提示》、与居民区书记逐一面谈等形式指导、审核好专项经费的使用,使党建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发挥出最大效能。各基层党组织有了经费支持,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时也有了底气,不仅各类短驳车、长柄钳等物料工具保障到位,对垃圾分类志愿者的人文关怀也更加贴心,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将垃圾分类各项工作推向深入。

党员示范带头,为垃圾分类打造红色“样本”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党员在其中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自街道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广大社区党员干部主动带头,以实际行动说话,为垃圾分类的宣传示范和志愿服务提供了“样本”。

当好“监督员”,种好“责任田”。街道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垃圾分类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8个工作推进小组并明确了具体工作职责。各职能部门根据所在小组认领的工作内容及时间节点逐项推进,做到工作条条落地,责任层层压实。同时实行垃圾分类工作责任包干制,由街道11位党政班子领导总负责,机关76名联络员包干认领垃圾分类工作“责任田”,每2人负责一个居民区,对辖区内38个居民区、84个小区中的四类点位,即定时定点点位、四分类点位、两网融合点、建筑垃圾推放点等每周一查、一报、一汇总,通过联络员的定期走访,实现问题及时发现,即知即改。

当好“责任人”,管好“服务队”。街道38个基层党组织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带头签订垃圾分类目标责任书,率先垂范,带领各支部委员、居委干事、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业委会成员等,结合大调研、扫黑除恶、创全等工作积极开展入户走访宣传,下发《垃圾分类工作告知书》并做好责任签字反馈工作,确保户户宣传到位,家家走访到位;各基层党组织还积极发动小区退休党员、在职党员、支部委员、党小组长、楼组长等,组建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定时定点垃圾分类志愿执勤服务,提高居民群众知晓率、参与率及准确率,督促居民群众正确分类及投放垃圾。各居民区从居委干事带头上带头干,到居委干事领着党员志愿者一起上,再到党员志愿者们带动居民群众一起干,垃圾分类工作的接力棒就这样一棒接着一棒传递,变成了社区党员群众共同关心的“大”事,社区志愿服务氛围日渐浓厚,垃圾分类新风尚已成为全体居民群众的新习惯。

党群同心同行,为垃圾分类提供红色“解法”

街道在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攻克难题,让垃圾分类成为党员群众的“连心桥”。

针对垃圾分类正确率不够高的问题。一方面,结合社区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制定了《垃圾分类标准及投放要求》宣传海报,张贴在社区的各垃圾厢房及宣传栏,同时入户发放给广大居民群众进一步加强分类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各基层党组织以端午节、七一、八一等节日为契机大力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社区党建服务中心举办的“党建引领美丽友谊 垃圾分类我先行”两新组织主题党日活动、白玉兰花园的“垃圾分类 党员先行”主题党日暨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临江公园的“社区青年卡通分类垃圾桶制作”活动、宝林二村的“垃圾分类齐努力,共建美好新家园”知识宣讲活动等都以高实操性、接地气的分类体验及寓教于乐的分类游戏,让广大党员群众对垃圾如何分类从“一知半解”变“门儿清”。

针对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热情不够高的问题。多形式探索建立奖惩机制,着重解决部分居民因年纪大记忆力不好、老习惯难改等为由安于现状的问题,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群众支持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一是“红黑榜”督促,党员联络员、党员志愿者作为“监督员”,全程参与把关,并将社区垃圾分类的情况进行“红黑榜”公示,督促居民群众由“被动分类”转为“主动分类”。二是“积分兑换”激励,各基层党组织积极探索创新,有的设立“绿色账户”,居民群众“存积分”,一户一扫,折合积分存入“绿色账户”,获得的积分可以参与折扣价买菜等优惠活动,激励居民群众自觉加强分类意识;有的则完善“积分兑换”模式,以服务换积分,以积分换福利,激发志愿者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热情,如宝山三村、宝钢一村等居民区利用“积分兑兑换”活动为志愿者们兑换食用油、大米、毛巾等日用品,为他们送去夏日福利及关心;宝山三村党总支依托“在职党员工作室”,积极号召社区及周边共建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在职党员“三微”行动即微课堂、微心愿、微服务,通过“人人都是规划师—打造心目中理想的社区花园”主题活动、“认领微心愿,共筑和谐梦”活动等,有效整合社区资源,在职党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显著增强,社区居民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也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