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新闻
友谊路街道全面加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日期:[2018/5/16] 作者:[友谊路街道] 阅读数:

  近日,友谊路街道2018年居(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回顾近两个月的党组织换届工作,我们感到,换届的中心工作在于选人,要想选“对”人,就必须充分调研、做足准备工作。今年以来,街道坚持将选优配强居(村)“带头人”队伍与“大调研”工作充分融合,通过普遍走访和广泛座谈,听取、了解友谊社区各居(村)“两委”班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始终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推进,确保了党组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圆满成功,也为下半年居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奠定了组织保障。
  针对“带头人”队伍平均年龄“下不来”的问题,坚持抓机制,确保做有所“依”。从调研结果看,本届居(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共214人,平均年龄57岁,38名居(村)党组织书记的平均年龄为48岁,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下的20人,占52.6%;年龄在35岁以下的仅1人,占2.6%。为此,街道根据市区相关制度精神,结合社区实际,提前行动,早作准备,于2017年底在各居民区全面取消居(村)党组织书记返聘制度。一方面,街道党工委及社区党建办多次与老书记们交心谈心,做足思想工作,6名返聘书记及3名2018年即将退休的居(村)党组织书记主动让贤,退居“后方”,将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的后备干部,给予他们更大的成长空间;另一方面,注重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选拔,仅2017年下半年,街道从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拔了4名社工及1名党务工作者至居民区担任党组织副书记,并在2018年居(村)党组织换届工作中鼓励将年轻的党员社工纳入党组织领导班子。换届后,街道居(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共220人,平均年龄较上届降低1岁;38名居(村)党组织书记全部在就业年龄段,平均年龄为43岁,较上届降低5岁,“80后”书记14人,35岁以下的4人,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尤其是书记“青黄不接”的现象基本消除。
  针对部分“带头人”能力“跟不上”的问题,坚持抓培训,确保技有所“学”。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居(村)党组织书记创新意识还不强,工作中活力不足,组织领导能力和业务水平亟待提升。为此,街道充分发挥“老书记”的作用,将老书记们请到“换届工作指导小组”,根据“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原则,每位书记负责6—7个居民区,对基层党组织的日常工作及“两委”班子换届工作进行指导和督查,对个别选情复杂或“新”书记经验不足的居(村)采取直接进驻的方式,及时指出工作中的问题并给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做到快速有效解决问题。此外,依托“立方工作室”,积极发挥老书记“传帮带”作用,通过“三带三学”互助结对、“三堂一督”学习督导等形式,对“新”书记开展思想教育、业务知识、履职水平等多方面的培训。对2017年12月提拔的“新”书记们进行日常培训和换届选举工作培训,经过2次专题讲座、3次党课学习、2次参观实践学习、3次换届选举工作培训会及对此调研座谈,进一步激发“新”书记们学习动力,快速提升业务能力。
  针对少数“带头人”作用“显不了”的问题,坚持抓考核,确保管有所“规”。调研情况显示,少数任职年限在5—10年的党组织书记由于在岗时间较长,工作中产生了一些惰性,工作积极性较以往有所下降。为此,街道通过对基层党组织书记实行标准化考核管理,严把“考核关”。制定《友谊路街道居民区综合考核办法》《加强后备干部挂职锻炼的实施意见》等,针对培训出勤率、会议出勤率、学习态度、学习成果等多项指标对党组织书记的定期轮训、日常工作及年底综合情况进行统一考核,同时拟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与个人绩效工资发放、岗位晋升、年度评先评优和岗位续聘等挂钩,进一步激发党组织书记的工作热情,鞭策和激励其积极发挥党组织书记带头作用。
  下阶段,友谊路街道将继续结合“大调研”工作,边调研边落实边推进,持续强化各居(村)“两委”班子“带头人”队伍建设,为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群众提供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