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才工作 > 人才动态
做一颗高质量的螺丝钉,拧到哪都能发光
日期:[2013/12/25] 作者:[宝山党建] 阅读数:

——记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领军人才、宝山领军人才、
上海海隆石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海隆石油管材研究所所长袁鹏斌


  在上海海隆石油工业集团公司的会议室见到了袁鹏斌,皮肤黝黑、头发半白,特别有精神,也特别朴实,与记者心目中“总工程师兼任研究所所长”的形象一时对不上号。
  袁鹏斌是西安人,大学毕业后在中石油集团管材研究所工作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参加和主持了二十多项科研项目,获得省部局级科研奖项二十余次,多次被评为优秀职工、模范党员和先进工作者。
  2005年作为人才引进来到上海,进入上海海隆石油工业集团。从此,家就安在了这里。在他的领导和努力下,海隆集团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新产品研发到总体发展战略制定、科研体系建立,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海隆集团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坚韧:“铁匠”出身的石油管技术专家
  都说搞科研的人有个特点,耐的下心、沉的住气,敢想敢做、勇于探索。这些特质,在袁鹏斌身上,都能找到。
  教授级高工、上海领军人才、宝山区领军人才、袁鹏斌曾经是个“铁匠”。1975年高中毕业后,袁鹏斌参加了生产队的副业组,到县五金厂做锻工,一干就是五年,直到1979年考上大学。五年的“铁匠”经历练就了结实的体魄,也使他明白“打铁先要自身硬”的道理,还促使他萌发了科技报国的青春理想。大学选择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个和打铁联系紧密的专业,决定了此后的石油管工程科技人生。三十年,从锻工、试验员,到研究室主任、工程中心主任、所长、总工程师、市、区领军人才,作为技术支持负责人,参加了“西气东输一线”、“涩宁兰管线”“陕京管线”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并获得项目建设金银奖。他以打铁时硬碰硬的不屈精神,攻克了“钻杆控制成型加厚技术”、“输送管止裂韧性试验方法”、“HLST超高抗扭钻杆”、“V150超高强度钻杆”等多项技术难题,为我国石油装备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袁鹏斌说,“人,有的时候还真得有些“钻牛角尖”的精神,尤其是搞科研的人”。
  2006年海隆集团投资1.5亿元,成立上海海隆石油钻具公司。为了克服传统加厚工艺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袁鹏斌在查阅国内外大量资料文献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钻杆加厚控制成型工艺技术设想。他组织技术研究人员制订出了工艺技术路线。为了赶在钻杆生产设备订购前尽快试验成功新的加厚工艺方法,他改变液压机组订购计划,亲自去二手设备调剂市场了解、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太仓找到了适合加厚试验的液压设备。有了设备,他又组织人员设计模具,制订具体的试验计划,夜以继日进行新工艺试验。
  那段时间,经常吃在车间,睡在车间,每天工作都坚持在场指导。过度劳累使他的颈椎病复发,但仍然顶着病痛坚持每天到现场。酷暑季节里,烈日暴晒和电炉散热使车间温度达到四十多度,空气湿度大,晚上蚊子多,车间的小伙子都觉得难以忍受,但袁鹏斌不怕,带头在车间与试制人员一起试验、一起分析原因、一起讨论改进方法。半年过去了,试制后解剖的试样就有七百多件,重达几千公斤。在他的带领下,经过全体试验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控制成型加厚工艺方法试验终于在新钻杆生产线安装前取得成功,质量水平远远超过了美国API规定的要求。经中国工程院鉴定,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申报3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009年以该技术为核心的HL-KC-01控制成型钻杆被评为上海市重点新产品,两年来创造产值8亿多元,实现利润2亿多元。


  科研:一个产品不可能打天下一辈子
  “企业要长期发展,必须搞科研,科研还必须领先。以科研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围绕这个发展,才有前途和出路,才不会被淘汰。”
袁鹏斌认为,科研是企业的立足之本,是公司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托。“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大家用的手机,绝大多数不是苹果,就是三星,它们每年都推出新款,推出新的功能,不断创新,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反观前几年风生水起的几个手机品牌,现在却销声匿迹了。所以,想靠一个产品打天下一辈子,那是不可能的。”
  为了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保持产品在国内国际的技术优势,同时为海隆集团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2007年集团投资500万元成立了专门的研发机构——上海海隆石油管材研究所,袁鹏斌担任所长。有着丰富科研及管理工作经验的他,深知研究所工作起步阶段的艰难,制订了“开门办所、广泛合作、培养人才、积累经验、早出成果”的办所方针,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建设海隆集团标准化试验、实验硬件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研究团队。还聘任石油管材及相关行业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学者,成立集团外聘专家组,为集团的研发工作方向、规划、方法提供指导帮助。为了提高海隆研究所的研发水平,与西南石油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西安摩尔石油工程研究室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科研合作关系,建立企业院校间的交流互动。
  在经营周转资金十分缺乏的情况下,集团本着“先研发后办公,先生产后生活”的思路,投资3000万元建设研发试验楼。2008年10月,1500平方米的科研试验楼竣工交付使用。在科研仪器设备的配置上,海隆集团也毫不吝啬,花费100多万美元先后从美国、英国、捷克进口了先进的仪器,还从国内购置了电液侍服万能试验机等。仪器试验设备的购置,在海隆研究所研发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袁鹏斌的领导和推动下,海隆集团形成了以海隆石油管材研究所、赛能新材料研发中心为核心的研发体系,新产品研发、技术革新改造等工作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四年来,共进行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项目二十余项。袁鹏斌以其突出的研究成果和在科研领导方面的优异表现,于2007、2008、2009年连续三年分别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人才:培养为主,引进为辅;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科研离不开人才,要保持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需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科研人才梯队,不断以技术骨干充实生产与研发一线。
  在处理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关系上,袁鹏斌有自己的见解,“这个问题不能走极端,也不能简单化。引进和培养要结合起来,培养为主,引进为辅。举个例子,我们要上一个新项目,那就得引进一两个带头人,在此基础上培养一批骨干。”
  袁鹏斌在海隆研究所创立之初便制订了人才计划:初期以人才引进为主、培养为辅,逐渐向以自主培养为主、引进为辅、自主培养与合作培养相结合的模式过渡,形成以外聘专家组为指导、以合作院校为伙伴、以集团内部中青年科研技术人员为主体的研发技术群体,使海隆集团的研发团队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与较高的水平。经过几年的实施,海隆研究所已基本形成以外聘专家为顾问、以引进的中青年技术人才为骨干、主要培养对象为博士、硕士、本科生的人才梯队,部分年轻人已成长为研发项目的主要成员。目前海隆研究所共有研究人员3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教授5人,博士4人,高级工程师5人,硕士研究生9人,本科生10人,在石油管材领域初步建立起了一支精干的研发团队。
  “我们的团队年轻人多,在这里,他们能得到充分锻炼。一定要让他们多上一线,对他们多加指导,帮助他们迅速成长。”
  为了做好技术研发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推动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加强企业与研发技术人员的交流互动,袁鹏斌积极联系有关部门,成立了宝山区第一家民营企业科协——海隆石油工业集团科学技术协会,在科技创新和专业知识继续教育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培训工作,先后举办了“数字测量知识”、“快速成型知识”、“科技创新知识”等培训,集团内150多人次参加了学习与培训。
  “人才培养好了,下一步就得留住他们。靠什么?事业留人,感情留人。让他们感觉有前途、有发展空间,自然不想走。在我们企业,工人也好、博士也好,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都是人才。”袁鹏斌说,如果培养出来的人才有更好的发展方向,他举双手赞成和支持,“培养人才,起点要高,不能仅仅站在海隆的基础上,要站在国家的基础上。就像一颗高质量的螺丝钉,拧到哪都能发光。”